【處理壓力】有調查發現3成半中學生中度或以上抑鬱 7成與父母關係差

社會

發布時間: 2022/09/25 17:29

分享:

分享:

有調查發現3成半中學生中度或以上抑鬱,7成與父母關係差。(機構提供)

有機構調查發現,有3成半中學生疑似抑鬱,逾5成呈焦慮,僅不足2成中學生認為親子關係理想,機構建議家長避免因個人問題責怪子女,而學生亦應培養情緒管理能力,有助提升親子關係及預防學生抑鬱。

浸信會愛羣社會服務處於去年10月至今年6月共收集1192份有效學生問卷,調查透過廣泛應用於學術與臨床研究的《情緒自評量表》,發現有35.5%的學生呈中度至非常嚴重的抑鬱徵狀,須尋求專業協助。學生最普遍出現的徵狀依次為「感到很難自動去開始工作」、「覺得自己對將來沒有甚麼可盼望」及「好像不能再有任何愉快、舒暢的感覺」。

當中有51.3%的學生出現中度至非常嚴重的焦慮徵狀,須尋求專業協助,最普遍出現的徵狀是「憂慮一些令自己恐慌或出醜的場合」,其次是與身體警號相關的項 目,分別為「感到口乾」及「感到顫抖」。

研究又透過《青少年親子關係量表》評估學生的親子關係狀況,以24分為合格標準,結果反映整體受訪學生 與父或母親關係的平均值均屬不合格,有74.8%的學生自覺與父親關係欠佳,有67%自覺與母親關係欠佳。浸信會指親子關係欠佳的學生,其整體精神健康顯著較差,抑鬱徵狀亦明顯較嚴重, 反之亦然。

浸信會透過識別哪些與學生精神健康最相關及最具影響的親子相處行為,建議家長避免因自己的問題而責怪子女,將對青少年精神健康構成最大的負面影響;在與子女發生衝突時,切記要停止叫駡等激烈的衝突行為,以免子女學習這種無效的情緒表達。

浸信會又利用《情緒調控量表》了解情緒調控能力與學生精神健康的關係,結果反映受訪學生的情緒調控能力越高,其精神健康狀況會越理想,建議學生加強人際連繫,主動與父母及信任的老師或朋友傾訴心事,建立信任網;安排與自己獨處時間,每日預留10至20分鐘做自己享受的事,學習多角度思考,重新正面評估煩惱,或暫時從壓力來源轉移視線。

HKET APP健康台更多都市疾病影片:https://bit.ly/3cNFwr7

hket App已全面升級,TOPick為大家推出一系列親子、健康、娛樂、港聞及休閒生活資訊及Video。立即下載:https://bit.ly/34FTtW9

責任編輯:李榮忠